为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提升患者体验,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近日联合在全国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并印发了主题活动方案。方案提出了完善预约诊疗、缩短手术等候时间等20项重点任务,力争用3年的时间,将“以病人为中心”贯穿于医疗服务各环节,推动形成流程更科学、模式更连续、服务更高效、环境更舒适、态度更体贴的中国式现代化医疗服务模式。
尽管该方案的涉及面广,内容十分丰富,但概括而言,就是针对影响患者就医感受的突出问题,推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其中,各项措施环环相扣,又对整个诊疗环节进行了优化,形成完整的便民制度体系。
看病过程中等待时间过长是影响就医感受的首要问题。在诊室前等待叫号、在检查室门口等结果、在收费窗口前排队缴费、在治疗室前等待输液等,都需要花费患者大量的时间。此外,需要做手术的患者住院前几天还要做各种检查,导致手术等待时间过长,既影响了就医感受,又浪费了床位等医疗紧缺资源。
为此,方案明确,要完善预约诊疗制度,提高预约的精准度;通过再造门诊流程,缩短患者在门诊的滞留时间;通过“预住院”等方式,缩短患者术前等待时间。相信这些举措将大幅度缩短患者在看病过程中不必要的等待时间。
此外,就医过程繁琐也是影响患者就医体验的主要问题。比如,一些小手术完全可以在一天内完成,但有时为了保险起见,仍然需要住院。再如,有些诊疗因临床路径不确定,诊疗路径可能会发生临时更改,患者不仅需要来回折腾,还因此做了不少不必要的诊疗,增加了在医疗费用方面的支出。尤其是,虽然检查检验做到结果互认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但不互认的现象在个别医疗机构仍然存在。
针对这些现象,通知要求建立健全日间医疗服务制度,完善临床路径管理,推进检查检验互认,还有建立患者入出院服务中心,优化入出院流程,改善入出院服务,以及建立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等。这一系列举措意在简化诊疗过程,在化解“看病烦”的同时,也具有减轻诊疗费用负担的作用。
诊室拥挤、厕所脏乱、科室局部杂乱等则影响了患者在看病过程中的舒适度。优化门诊全流程布局,做到标识清晰易懂,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加强卫生间、候诊区等重点区域的卫生管理。针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孕产妇等特殊群体,做好就诊环境的适老化、无障碍等改造,以及配齐轮椅、平车、母婴室、尿布台等必要的便民设备设施。细节上的种种改进,才能聚沙成塔,有效改善患者的就医感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和医疗条件不断改善,民众不仅要看得上病、看得好病,还要享受更加体贴的就医服务。在此背景下,下大力度全面改善患者的就医感受可谓正当其时。期待这次主题活动不仅能产生诸多实际效果,还能形成高度重视患者就医感受的服务理念,在医疗环境布局、诊疗流程设计、诊疗各环节衔接等方面,均能从患者视角出发考虑问题,科学设计,人性化布局,让患者的看病过程变得更舒心、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