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清明节假期首日,南宁佛子岭墓园、广西四厦岭墓园、南宁市殡仪馆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等迎来祭扫高峰。在各祭扫园区内,市民们手捧鲜花,携带五色糯米饭、水果、点心等前来祭扫先人,追忆过往。
清明节假期首日,市民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祭扫。 李宇安 摄
市民尹女士精心准备的鲜花。 李宇安 摄
在烈士陵园,尹女士和儿子小关拿着提前准备好的鲜花,依次摆放在烈士墓碑前。小关眼中闪烁着崇敬的光芒,每放一朵花,都会驻足凝视墓碑片刻。小关读小学四年级,来到烈士陵园祭扫,激发了他对烈士英雄的崇敬之情。
尹女士为这次祭扫准备了约400朵鲜花。她说,这些鲜花都是她和家人亲手包扎的,要缅怀和铭记先烈,让革命精神代代传。
尹女士一家向烈士墓碑献上鲜花。 李宇安 摄
在南宁,像尹女士这样以鲜花祭扫方式缅怀先烈的市民不少。韦女士也带着读初三的女儿徒步10公里来到烈士陵园祭扫,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女儿感受先烈的艰辛与伟大。“我内心满是对烈士们的尊崇之感,我也会和同学去分享这些。”韦女士的女儿说。
清明节假期首日,大量市民前往广西四厦岭墓园进行祭扫。 李宇安 摄
清明节假期首日,南宁市的各大墓园也迎来祭扫高峰。广西四厦岭墓园副主任史文亮介绍,截至4月4日14:00,人流量就已达七八万。南宁佛子岭公墓园管理科负责人周德宝说,线下祭扫依然是主流方式,4日上午预计已有两万人进园祭扫。截至当日16时,南宁市11个殡葬服务机构接待祭扫群众22.7万余人次、车辆2.48万余车次。
在南宁市殡仪馆黄帝陵公墓,市民用鲜花寄托哀思。 李宇安 摄
在南宁市殡仪馆的生肖纪念广场,不少市民正在祭扫,同时这里也有鲜花祭扫区,供市民选择更加环保的祭扫方式。殡仪馆内还设置了临时医疗点、便民饮水点、鲜花售卖点等,为前来祭扫的市民提供便利。
如今,绿色、低碳的祭扫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各墓园积极倡导文明祭祀,用鲜花水果点心祭拜先人,替代鞭炮和纸钱香烛,得到许多市民的响应。广西四厦岭墓园通过悬挂横幅、播放广播等方式,引导市民用纸钱换取鲜花,同时园区300名保洁人员及时清理垃圾,确保墓园内垃圾不过夜。
广西四厦岭墓园的生态葬区绿意盎然。 李宇安 摄
生态安葬方式也在南宁逐渐兴起。广西四厦岭墓园的草坪葬和生态葬选择人数逐年增多,政府还会对节地生态葬给予一定补助。佛子岭墓园的树葬、花坛葬也受到了市民的关注。
从鲜花致敬、绿色祭扫,再到生态安葬悄然兴起,南宁正以文明实践让清明节更“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