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发布通知,今年将继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明确中央财政支持高等医学院校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培养订单定向免费五年制本科医学生,共计6150人,专业包括临床医学、中医学、蒙医学和维医学。
从这三点来看,这一招生计划对农村学生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他们可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是否报考该招生计划,如果报考但未被录取,也不影响其他批次志愿的录取。而且伴随着这一计划的施行,更多医学生走向中西部的基层一线,成为乡村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本支撑。要让这一计划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还需进一步加强免费医学生的培养过程管理,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待遇,让这些“国家免费医学生”下得去、留得住、发展好,绽放更多人生精彩。
我国现有的高考招生计划中,有“免费”字眼的,除了“国家免费医学生”计划,还有此前的“免费师范生”计划。2018年,“免费师范生”改称为“公费师范生”,履约任教服务期也进行了相应缩减。从“免费”到“公费”,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考生和公众对该计划的认知,破除了部分人的偏见,即误以为该计划是贫困学生才选择报考的。笔者认为,“国家免费医学生”计划虽明确面向农村生源招生,但适时也可考虑改称“公费医学生”计划,以增强该计划的吸引力,同时也有利于报考学生树立正确的报考思维,引导真正对医学感兴趣、立志服务乡村医疗事业的学生报考这一计划。
订单培养,是向急需人才的单位及岗位输送人才的培养方式,有助于破解“供需两张皮”的问题。不过,这一培养方式也因其“计划培养、计划就业”的特点,可能出现学生因就业单位已经确定而不努力学习的问题。为避免出现这一问题,须强化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过程管理与过程评价。
就“国家免费医学生”的培养来说,承担该计划的高校要严格培养标准,学生签约的就业单位也要参与到培养过程中来,更多聚焦医学生培养过程的质量管控,而不仅仅将视线局限在招生与录取上。通过严格的过程管理与过程评价,让这一计划真正成为高质量医学生成长成才的助推器,为基层医疗事业发展注入不竭活力,这正是“国家免费医学生”计划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